您的位置:首页>新闻>电视剧

宋仲基和宋慧乔在一起了!深挖电视剧背后不为人知的秘辛

宋仲基和宋慧乔在一起了!深挖电视剧背后不为人知的秘辛

熟悉的我的朋友应该知道,很明显,我并不是来讲双宋cp的,但是借着这个热度,来聊一个我一直想聊的大话题。即:

美剧、韩剧、日剧和国产剧,这四个地区电视剧制作模模式比较分析。

每每重温自己写的文章,这分析的深度都让我无耻的觉得,要是有学影视专业的盆友关注我的话,随便找几篇文章,凑个毕业论文都是没问题的。

不过这篇文章,注定是比较浅显的一篇,因为我实际上对影视制作知之甚少,但是从浅显的表象挖掘内在的规律,向来是我最大的乐趣。

先说制作和播出之间的时间差。目前,除了国产剧,是先拍后播为主流,美剧韩剧日剧,走得都是边拍边播的路子。这大概是我在整个模式比较中,唯一力挺国产剧的一点。

美日韩整齐划一的边拍边播的这种模式,一方面源于与他们影视行业起步时,日本抄美国,韩国抄日本这种“师从关系”。另一方面,也与上述资本主义国家毫不掩盖“资本逐利”的属性并无关系。

是的,他们从一开始,就把电影也好,电视剧也罢,定义为了“商品”而非“艺术品”。

所以边拍边播最大的好处在于,如果一经推出,这个“商品”的不受欢迎,就可以迅速的下架(即砍剧),及时止损。

此外,边拍边播除了可以即使止损之外,另外一个好处就是电视剧的时间线和观众观看的时间线,是同步的。电视剧里在过圣诞,电视剧外亦在过圣诞,“带入感”更强。

不过这一点,只对现代剧有比较大的意义,对古装就比较鸡肋了。而现代戏本来就是他们的主流,毕竟这几个国家贫瘠的历史和文化就摆在那里。

举例来说吧,这里面历史最悠久的东瀛,所谓“史诗级的战争”,不管是人数还是权谋还是气质,比之我泱泱中华,都实在是很像几个村之间在械斗。

唉,我们那么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放在那里,那么多闪耀寰宇的人物和事件摆在那里,好题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居然一个金庸拍八遍,一个清廷百万妞,作为地球上唯一未灭的文明古国,我的电视剧,我们的文化输出搞成这个样子,真是怒其不争。

扯远了,说回边拍边播这种模式,这种火急火燎一个星期必须出一集的拍摄模式,谈精耕细作其实是有些困难的。

但是好在多年的商业化运营,美国也好日韩也罢,在整个电视剧制作方面已经形成了相当专业无短板的流水线作业模式。因此出来的“商品”有着相当不低的基本质量保障。

因此,还是我们先拍后播的模式留给创作者更多的创作的时间和修正的空间。在日韩美剧中频见前后不一致的bug,其实是国产剧最容易避免的东西。

然而,然而我们的国产剧大多得在bug里找剧情,这不是先拍后播的造成的,这特么是只可能是脑子进屎造成的。

再说电视剧的季集限制。这一点,我站韩剧。美剧这种一季二季三季无穷尽的模式,对题材的要求极高,要么是《权力的游戏》有着厚重原著基础的背靠大树党。

要么是《老友记》、《成长的烦恼》、《生活大爆炸》这种聚焦于生活日常的细水长流党。

其余绝大多数题材,都根本不适合拍成系列剧。最典型的代表莫过于《越狱》,这个剧的第一季真的好成功,好惊艳啊,惊艳到了制作方如果不硬拗几季,都对不起这热度的地步。

我承认美国的编剧确实牛逼,有时候也确实拗得不错,可是硬拗就是硬拗啊,一个已经“越狱”成功的故事,之后一而再再而三的走进监狱。真的好么?

这种你我本已无故事,为了资本再接着硬着头皮反复相交的嘴脸,真的也是有点丑恶。

而这种硬拗,对编剧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一个不小心就写飞了,后面根本圆不会去,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如是,《Lost》亦然。

而我印象最深的,是《绝望的主妇》,这剧中途因为写太飞圆不下去了,居然用一场龙卷风把一切归零,看得我也是目瞪口呆,还特么有这种操作!?

而日剧一部十集的体量,这相对小了一些,不管是人物塑造还是情节展开都过于“飞快”。感觉过山车一般,咔一下就高了,唰一下又低了,爽是爽的,但是失之于狂放了。

而韩剧二十集的体量,对于除了历史和名著之外的绝大多数题材电视剧来说,真的是足足够了的。

讲真,这几年播出的所有国产剧,白鹿原这种少数几个背靠大格局原著的除外。剩下的绝大多数:

如果是70集,那就是50集水,如果是40集,那就20集水。这其中最过分的《青云志》,我估计排完水,能剩5集?

连最近我看来已经算是节奏感人剧情紧凑制作良心的《军师联盟》,我其实都能给他轻轻松松压到25集,一点不成问题。甚至《琅琊榜》亦然。

所以我一直都希望,广电总局能够把电视剧的体量限制在20集,超过20集单独申报,什么戏多的配角,什么无聊的注水,统统迎刃而解。

接着再聊聊播出的频次,除了国产剧以日播为主流,日剧韩剧美剧都是周播1-2集,这一方面是他们的边拍边播的制作模式造成的。

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影视行业足够成熟,成品质量有足够保障才能支撑周播。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国产剧的所谓“周播”尝试,鲜有成功的案例。

《古剑奇谭》可遇不可求的爆了之后,周播这种完全不适合大陆体质的模式,居然就被无数电视台一拥而上的追捧,也是拎不清。

首先是多年来的观看习惯,已经让国内观众变得相当“贪婪”,一天两集都不过瘾,你说你一周给我看两集?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吧!

而且,敢于周播的剧,你得要有强烈到让人回味一周不过劲儿的魅力,就国产剧这一碗碗掺水掺到甜咸都尝不出来的清汤寡水,过一周普通观众早抛诸到脑后了!

所以,即使是所谓“周播”,大部分电视剧也得至少保证每周4-8集,我印象中电视台播出还敢玩一周2集的,似乎只有《青云志》,收视率果然扑得很惨嘛。

先拍后播,20集体量,外加之前我曾经分析过的编剧中心制,这就是中国电视剧的方向和希望,为什么还没有人来请我当广电局长?

ps:所谓“文化输出”,必先赋予“文化”以商品属性,就如同赋予炮弹以糖衣。因为只有糖果这样的商品才具备不可抗拒的流通性。

真正把电视剧这个商品做好,对大国崛起文化输出的助力绝对不可小觑,望高层,思考。

电视剧《红门兄弟》观后感

上一篇

电视剧《红门兄弟》观后感 电视剧《红门兄弟》观后感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下一篇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
热门专题

蜀ICP备2020026468号-4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