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电影

尴尬的国产剧台词,这才知道为什么国内拍不出像《鬼怪》一样的剧

尴尬的国产剧台词,这才知道为什么国内拍不出像《鬼怪》一样的剧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了这样一个话题:

#奇葩的国产剧台词#

说实话,这并没有多新鲜。

明明看得尴尬癌发作,还是会看一次笑一次。

国产剧雷人的台词,豆姐扒了扒,无非这几类:

1. 反人类常识类型的:

“我是一个孤儿”

“你父母呢?”

“我父母在我出生前就死了”

(所以你是猴子派来救兵的么?)

2. 神预测类型的:

同志们,抗日战争已经第七个年头了,

还有最后一年,大家一定不要放弃

(也许八年抗战就是这样被写进教科书的)

3. 睁眼说瞎话类型的:

毒魂水,无色无味;谅九公主法术再高,也无法发现

然后倒出来的却是……

(我怀疑,她是拿了一瓶假的毒药)

4. 基本文学常识欠缺类型的:

我千里迢迢来到北平是为了找药,我舍弟的爱人得了重病。

(不是舍弟=我弟弟嘛,难道你弟弟姓舍?)

这些显而易见的错误,就跟没动过脑子一样,给一个大写的服气。

不过,比这种雷人的台词更可怕的是,大段无意义的水词。

如果说有一点作用的话,应该是拖时间。比如这段,堪称经典范例,从台词到人物再到演技:

你说这大段的自言自语有推动什么剧情么?就是修相机的事情啊,再敦促别人,好像也不用拿这种方式催着吧!体现人物性格?有点,这姑娘是不脑子有问题…..正常人求师傅办事,没这么说的。

所以,这样一想就细思极恐了。

这不排除为了增加拍摄集数,大量堆砌无用台词的可能,这事儿算是“中级恐怖”

除此,为了迎合脑残粉的胃口,放大量有毒的脑残剧,全是些毫无营养的狗血剧情,挤走了更多有意义的类型题材。

豆姐觉得这才算是“高级恐怖”

曾经在《南方周末》的采访中,编剧汪海林就透露过一个播出平台在拍一部小鲜肉组合演的戏时,对电视剧导演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拍得脑残一点。”

“可是拍得脑残我不会。”

“那就尽量脑残一点。”

这样一看,国产剧看不下去,也不是编剧一个人的事儿。

那么,根本问题出在哪里?

豆姐来看,编剧徐皓峰道出了些缘由:

“人民不答应”的话语权,落在了商家手里,资方和制片方往往具备“比你更懂电影”的姿态,是现今影视圈的常态——选自徐皓峰:口是心非 方为台词

你看,我们并不是以编剧为中心在创作,而是以资本为中心在创作。所谓的“内容为王”,感觉是商业市场上“最大的笑话”,没有一个可以保障“内容”的模式,编剧没有更强大的话语权,何来“为王”?

所以,相比国内编剧在创作流程中的失语,韩国的编剧地位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

边写边拍边播是韩国电视剧高度市场化的主要特征,而这个流程上,编剧拥有最大的权力

高度市场化是怎样的体现?那就是:随着电视剧的播出,编剧获知观众的反馈,及时对剧情甚至长度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把握观众喜好,应对观众的心理需求。可能就是看某人演得不爽,下一集人就不见了。

韩国的偶像言情一直处于领先,扒开男男女女那些情情爱爱,你可能觉得似乎没有什么,甚至有些开篇很赞,慢慢烂尾。可是那些唯美的画面和动人心的人设,偏偏让众多女性欲罢不能,看多了也并不讨厌。这些好,就好在虽然开创了“车祸、癌症、治不好”的剧情套路,还有霸道总裁爱上无名小妞,但总能有各种新鲜的元素加入。

一方面,太懂得女性的心理。另一方面,有了“车祸、堕胎”的青春国产剧后,只要有一点新元素就足以调动少女的胃口。

比如《鬼怪》,古代和现代穿插的内容韩剧也不是没有,《来自星星的你》就是个例子;有关肉眼之身能看到鬼这种梗,之前在《主君的太阳》里就是主线.....但是,将这些套路重组后就产生了各种新奇的反应,会觉得充满想象力......而国产的做法则是,穿越一火大家都穿越,穿越的方式也没差,《穿越时空的爱恋》、《步步惊心》还有《宫锁心玉》是不都是一个套路?现代少女来看古代朝权风云变化,上演一段爱恋。

当然,韩国也不都是美轮美奂的言情,说青春,要深度也有深度,要温情也有温情。

《未生》看过的,可以举个手,一部描绘职场面貌的漫画改编剧。

讲述一位围棋手在入职后逐渐找到自己价值的故事。

好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呢?

就是能从人物的一言一行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或是现在或是曾经。一个初入职场,迷茫又很想努力的菜鸟;一个竞争中脱颖而出,争强好胜的新人;又或是那个为了工作为了手下而不顾自己的Boss......即便自己不是他,可能身边也有这样活生生的人存在。这是一部看完后,让人内心充满力量的剧。

《请回答1988》算不算也是一个青春怀旧的家庭剧?

就是讲一些邻里邻居的家长里短,却看得人又哭又笑。强烈的年代感,过去和现在穿插的叙述方式,看着一起成长的伙伴,分享开心与苦恼,那些小心思谁又不曾有过?尤其和家人一起看时,长辈也在感慨“你小时候,邻居都是这样的”,“你弟弟出生后,你也这样”.....

还有一些话一出口,瞬间让人泪崩。

这是一部看完后,让人内心充满温暖的剧。

而阳光、积极、温暖、力量等等,不正是这些影视剧作品该去传达的一些美好吗?

豆姐再看看国内的,能带来这样温情与感动的,屈指可数....不拿一些经不起推敲的台词来糊弄人就不错了,还要再打动人心......得看这作品背后是不是一切都在走心。

这些是编剧的创作水平和能力,那在内容之下,编剧的权力又有多大?

大到再大牌的导演和演员都不能擅自修改剧本,并在选择演员、确定剧目名称和营销推广的每个环节都有话语权。

在韩剧《On Air》中,金恩淑塑造了一个女编剧宋允儿,她在剧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只要是她的剧本,她就有自信把演员捧红,而不在于出演的演员是谁。

这句话来形容金恩淑一点也不为过,为什么宋仲基在退役之后一下又能火起来?

因为《太阳的后裔》里一个有职业信仰又很会“撩妹”的特战部队上尉。

为什么孔侑一下也能火?因为《鬼怪》里一个百年孤独却时不时有萌有笑点的大叔.....

更别提当年的《巴黎恋人》《绅士的品格》《继承者们》都把哪些偶像捧红了。

可以说,金恩淑拥有很毒的选演员能力。她曾分享过选角的秘笈,重要度Top1的就是演技,而至于颜值方面,她自己也说,

“比起鼻子、眼睛长什么样子,个头多高,我更看重的是眼神,如果一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眼睛来说话,他在演戏的时候是可以传达很多内容的,一定能胜任角色。是的,我喜欢用眼神演戏的演员”

而以上种种的一切,在国内都是反着来的。一般来说,剧本一出,导演不改,演员不改,但可能也逃不过投资方金主爸爸不改。

豆姐说过, 任何表面的乱象,背后都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操作:资本。

真正有话语权的是观众么?或者说有真正走进观众的心吗?不见得,更多的是资本方和制片方为了更快变现、为了降低风险,去定义观众的样子....以至于最后被“调教”的好像只喜欢脑残剧.....

于编剧写内容,观众很爱看不动脑的,娱乐化的,但《鸡毛飞上天》一出,很多年轻人也看到了自己的迷茫;《欢乐颂》一出,也安慰了一些在外漂泊打拼的青年;

于演员演戏,观众最爱“鲜”的,但好像也不是多有说服力,抠像、替身、没演技也是被说烂了的梗;上层的明星或许也没什么墙裂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反而总是被淘汰和筛选的是没有粉丝流量的演员.....

有优质的资金,有大量的受众,却没有该有的水准,“商业霸权体现在以最低标准办事,最低标准下,无理可讲”,徐浩峰如是说。

豆姐觉得有道理:滚滚而来的商业,和低效的生产模式,很容易让整体迷失,更难想象会有高水准的创作。

不过,觉得更悲哀的是,脑残、没有演技、剧烂那又怎样?!依旧有大量的人会为此“买单”,虽然乱象没少说,但审美意识有强烈升级需求的毕竟不是大多数,这才为“资本”的涌入和简单粗暴式的生产提供了可趁之机。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决定内容?

豆姐认为,抓量抓不住心,这事儿迟早还是会玩儿完。

看完胡军自家新品发布会出席的人物,就知道关系有多“硬朗”

上一篇

看完胡军自家新品发布会出席的人物,就知道关系有多“硬朗” 看完胡军自家新品发布会出席的人物,就知道关系有多“硬朗”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下一篇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战狼2》确认重映 大地院线回应:院线个体行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
热门专题

蜀ICP备2020026468号-4

Copyright © 2008-2020